年前最後一天上班,同事問我:妳會後悔生小孩嗎?

應該可以給一個很社交型的答案的,

但當下我竟然答不上話,實在是因為陷入不必要的認真模式,

當下仍舊不確定答案是什麼。

 

以我而言,

基因中一直有著流浪阿,自由自在阿,略略放蕩不羈的因子,

需要寧靜和孤獨為生活上色,

需要自以為是的沉思,和殘缺美感的哲學,供應心靈養分不至於乾涸。

 

一直在人群中,一直說話,一直麻木跟著大眾生活,

會讓我在一天的盡頭鬱鬱寡歡,抱著莫名的失落昏睡去。

 

但所謂的小孩,

就是會讓你持續失去理智和美感,

汲汲營營並庸庸碌碌的變數,

大概只有在小孩昏睡時才有想像中的美好畫面,

其餘時間多半在妥協和退讓中度過。

 

可以這麼說:有孩子的生活,沒有太多可選,

充其量只能勸自己聆聽著妥協後的旋律。

 

舉個實例,

近期我們夫妻和孩子3人一台車遠行,

孩子吵著要聽巧虎CD,

而我們夫婦比較想聽樂曲,

一陣吵吵鬧鬧後,車上音響播放的,

終究是巧虎世界的一起唱唱跳跳。

直到孩子睡著,

我們大人的靈魂,

卻也已經覆蓋上一層厚厚的俗氣與疲憊,

樂曲的清澈通達不到我們的內心深處,

沒了興致,

最後,妥協性的,選了某樂團的演唱會實況轉播,

放任自己跟著掌聲和收錄不甚清晰的歌聲哼唱,

其餘什麼都沒法想。

 

所謂有了孩子的生活,

就是這樣子阿!

思緒無法深深的潛入井的最深處,

只能將就的站在井邊深呼吸,

透過遼遠的氣息回味擁有優雅步調的美好-但卻到不了也回不去了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ok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