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早些時間就想把這個感觸記錄下來,延宕到今天,好不容易有個空檔,
想談談溫良恭儉讓這類的價值觀困惑。
第一次深省這方面問題,是懷孕的時候,
一些工作上瑣碎的現象,跟老公討論著:
有些人做了別人不敢/不願/不想做的事,所以得到超額報酬,
(白話舉例法:
有些人猛報上司大腿,所以升官;
有些人走後門,所以標到案子;
有些人偷工減料,所以賺大錢...)
甚至於,在台灣的社會裡,遵從各團體內的潛規則,
已是生存必要條件,也就是說,有些自知違反道德良知,不是那麼恰當的行為,
因為要存活,因為要被接納(僅僅是被接納而已喔,還不是要飛黃騰達),
還是必須按著潛規則走。
那麼,我們該怎麼教育我們的小孩?
這就像有人插隊,你該怎麼跟小孩說明這樣的人不應該,
特別是插隊的人終究提早享受到服務?
這類不公不義的事件已經填滿了我們社會各個層面,
究竟該教小孩融入,或者適量的遵守且對外界不主動關切,
還是乾脆努力培訓成為個不擇手段縱橫政商界的人才?
進入社會十年,對利益結構真正的運作方式,略有涉略後,
會懷疑如果沒能把自己染成灰色狀態,仍堅持理想和信念,
會過得極辛苦,可能連口飯都沒得吃。
既然如此,我又該怎麼教導小孩,仍保有白色的價值觀?
如果遵守按部就班和禮義廉恥,
就會被不遵守這些準則的人狠狠的踩在腳下,失去競爭力,
可能還會被排擠,因為不同流合污......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