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大學時代,通識課程的某堂課,討論起醫療的職責與準則。
教授在課堂一開始,就先反問大家:
醫療的目的為何?
治癒。
對於無法療癒的病患,設法延長生命,
即使化療,全身插管,保受折磨也在所不惜,
是不是,只有這樣的選擇?
教授接下來的論點,我印象深刻。
想像有天病患知道自己癌症末期,
可能想要的,是沒有病痛的,和家人相處,
和朋友相處,直到最後一口氣。
從來就不是要多活一點的。
我也相信醫療人員可以感染家屬,感染病患,
在提供減輕疼痛之外,提供樂觀健康的觀念,
陪伴,協助病患走完人生最後一段。
終身照護,
致力於提高病患的生活品質,泰然面對人生最後一段道路。
醫療人員絕對能在這樣的過程扮演更重要更積極的角色,
如果只是向傳統那樣抽離情感,理性追求超群的醫療技術,
我懷疑不僅對病患的幫助有限,
對醫療人員本身,也會有在內心深處劃下傷口,不時隱隱作痛。
這本書是名外科醫生對自身工作的自省與經歷紀錄。
現今的醫學教育如何過度偏重「克服死亡」的知識,
卻抹煞病患人性面,使醫者對死亡疑懼一再在醫界複製繁衍;
導致醫生不自覺地從瀕死病患身邊逃開,
或無法開口和病人及家屬討論不樂觀的病情。
當醫者深入理解自身「死亡焦慮」的根源,
以及「治療」的意義(更多的治療,並不代表更多的「愛」),
才能做某些比「治癒疾病」更重要的事:
陪伴在病患和家屬身邊、聆聽他們的感受、紓解他們的傷痛。
唯有如此,醫者才能成為真正的「療癒者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親愛的媽媽對於外婆的身體感到憂心,
我則在一次次造訪外婆當中,
從忍不住潰堤的淚水中,轉換成另一種對人生的看法。
看著摯親的退化,我明白母親內心的煎熬,
想想,外婆沒法子行走了,腦筋轉不動了,
如果身邊的人能想通,感染外婆,
提醒她擁有兒女的孝順,
和年紀相仿的同伴居住,與外界隔絕,獨自一格的步調,
一根棒棒糖,一通電話,一次會面,其實還是可以過的開心。
早知道這是人生過程的一部份,
年紀大了,身體狀況不如年輕時代,是必然的結果,
跑不動了,慢慢的走,牙齒鬆脫了,用假牙品嚐白粥,
這樣的人生或許是受限的,但是不見得就不能快樂...
我也只希望外婆能快樂。我知道,買再貴的食物,
再豪華的醫療設備,再先進的科技,都不是我外婆要的;
家人健康的態度和陪伴,
我明白,這是我們能給的,也是外婆最需要的。
希望親愛的媽媽,能看開這一點;
希望親愛的爸爸,能放開心胸不去計較。
- Mar 07 Sat 2009 11:32
最後期末考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